电话:0743-5222902

邮箱:zemz@163.com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 正文

理念为舵,初心作帆: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暑期培训次日纪实

时间:2025-08-26 22:5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邓邵华 点击:
      盛夏的湘西,教育的热忱与山间的清风交织。8月26日,第四届湘西州教师暑期培训进入第二日,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分会场围绕教育理念创新与师者初心传承,展开了一场深度与温度并存的学习盛宴。本次培训突破传统时序结构,以主题式内容架构,凸显"理念引领-实践创新-初心传承"三大维度,全面展现培训的丰富内涵与现实意义。
     
      思想引领:理论之基筑牢育人使命

      培训在庄严而浓厚的理论氛围中开启。上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德祥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深入阐释。他从战略视野、内容体系与重大意义三个维度,系统解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深刻要义,为参训教师带来一场思想深邃、立意高远的理论辅导。
      讲座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与时代使命。陈德祥指出,教育工作者应胸怀“国之大者”,从世界历史高度审视教育使命,在民族复兴全局中把握育人责任,既要看到历史性成就,也要直面系统性挑战。他强调,“九个坚持”构成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总框架,“四论”科学回应教育事业根本问题,“教育强国”则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教育的战略主线。
      这一系列深刻论述,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和思想罗盘,让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增强了扎根民族地区、奉献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理念创新:从"生本课堂"到"跨学科融合"

      燕立国老师在《生本课堂的理念与实践》专题讲座中,系统阐释了“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他指出,生本课堂的本质在于回归教育的生命属性,视学习为学生内在的成长需求,其核心是真正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他强调,教师应当通过归还思维权、动手权等自主学习权利,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并可借助“排骨理论”等实践模型,依据学情精准设计问题与认知障碍,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与反思中提升综合素养。燕立国进一步指出,生本课堂亟需重构师生关系,实现从传统权威模式向“师生同辉、互助共进”新形态的转变。教师应以点燃者和陪伴者的角色,助力学生在自主与合作中构建成长认同。针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重分数、轻德育”现象,他特别强调,应推动德育走向生活化实践,强化对“三困生”的关怀,将“小班级·大国家”等家国情怀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从而探索出一条真正契合农村教育现实的育人路径,最终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与会教师结合湘西多民族学生特点,  热烈探讨如何将生本理念与土家、苗族自治地区的文化特色相融合,让课堂既体现学生主体性,又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回应时代挑战、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改革举措,正深刻推动课程结构的优化与育人体系的系统性建构。在《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要素与实践研究》讲座中,北京市朝阳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碧君指出,该模式依托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以现实议题为引领,打破传统学科边界,整合多学科知识、方法与实践能力,体现了国家课程在校本实施中的创新探索。实施过程中,她强调选题的价值性与情境真实性,通过挑战性任务和量规评价工具,突出过程性与表现性评价。操作层面需把握课程、实践与探究三大维度:构建学科与跨学科融合的素养体系,推进如“中国大运河”这类典型专题研习;强化真实、开放的学习情境创设;贯彻“教学评一致”原则,助力学生认知进阶与核心素养培育,切实响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诉求。
     
      初心对话:两代师者的教育情怀与坚守

      当日最动人的环节莫过于两代师者的教育初心对话。全国优秀教师吴洁以《用坚守铺就大山孩子的前行路》为题,深情讲述了自己二十余年扎根山区教育的实践与感悟。自2005年投身乡村教育以来,她长期坚守在偏远山区学校,以英语歌曲、趣味对话等教学方式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帮助多名自卑厌学的学生重拾信心、考入大学。2013年,她带病坚守讲台,即便后来确诊恶性肿瘤,仍凭借顽强意志和多方支持战胜病痛,毅然返回教学一线。调至龙山一中后,她持续翻山越岭进行家访,整合政策与社区资源成功劝返辍学学生,让教育真正“长在泥土里”。她以多年的坚守与付出,为山村孩子铺就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也用行动深刻诠释了当代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
      全国优秀教师谭周才则以《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为题,分享从教二十四年的心路历程。谭周才老师扎根教育一线,践行“一辈子学做教师”理念,护学生情感、融诗词典故建“五有”课堂。他坚持终身学习,研读经典并提炼教育方法,疫情期间与学生同吃同住落实“五个一”准则,还培养青年教师、探索新课标。其获全国优秀教师、正高级教师及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以温度与坚守扎根乡土,成学生成长引路人,诠释教育初心。
     
      从理念到行动:赋能民族教育新征程
      夕阳熔金,学思未央。校长陈俊在总结中强调:"今日所学,须化为明日所行。在我们民族中学,更要坚持理念扎根现实、教学回归人本,让每一次学习最终落地为课堂的改变、学生的成长。也要将‘九大工程’——德育首位工程、学习中心工程、营养改善工程、食品安全工程、睡眠管理工程、健康第一工程、良好习惯工程、校园阅读工程、校园安全工程——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保障好师生的身心健康。"参训教师也结合全天课程内容,畅谈收获与思考。数学教师王盾表示:"‘生本课堂’理念让我重新审视教学本质,尤其在民族地区,更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德祥作讲座



桃源县一中原党委副书记、校长燕立国作讲座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碧君作讲座



全国优秀教师吴洁作分享



全国优秀教师谭周才作分享



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校长作总结





 

 
(初审:田玲 复审:刘征 终审:彭艳萍 责任编辑:祝东顺)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