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欧阳军 实习生 古典)9月12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当地率先引入数字自动化厨房,一场“厨房革命”正在校园内悄然进行。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学食堂内,青椒炒蛋、土豆炖排骨、炒豆皮、小炒白菜和一个汤菜,丰富的四菜一汤经过智能厨房全自动清洗、加工、翻炒、传输,送达学生就餐区,热气氤氲,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校园餐饮智慧化升级的新篇章正于此间徐徐展开。
走进该校食堂的智能厨房区域,功能分区清晰、操作动线流畅。专门的蔬菜加工间与鱼肉类加工间内,分别配备了全自动清洗机和切割机,仅需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各类食材的初步处理,大幅提升了备餐效率。处理完毕的食材随即被送入智能储藏室,确保食材新鲜、营养不流失。
![]()
“饭点一到,只需在智能蒸炒机控制面板上选定开始时间和想要烹饪的菜品,整套设备就会启动。”该校食堂负责人一边说,一边向记者演示。随着指令下达,智能储藏室将提前备好的食材精准投入智能蒸炒机内;紧接着,蒸炒设备根据系统预设的菜品特性,自动调节火力大小与烹饪时长,同时按照人体对油盐的健康需求比例,精准控制油量、调料添加量,从根源上规避高油高盐问题;待菜品炒熟后,蒸炒机将菜品倾倒至餐盘中;最后,装盘完成的热菜通过自动传送设备,平稳地从厨房输送至学生用餐区。“以这道小炒白菜为例,仅需5至6分钟,一份新鲜可口的‘智能菜品’便能诞生,整个过程高效又规范。”
![]()
人力省半智护全方位
记者了解到,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引入智能厨房设施后,其食堂在安全与效率方面实现了系统性提升。原本服务2000余名师生需配备24名工作人员,如今仅需10人左右,节省人力成本超50%,且一名员工可同时操作三台智能设备,不仅大幅提高出餐效率,也使得食堂管理更加便捷可控。
针对记者关心的油烟处理问题,湖南万家智厨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傅国要表示,每台智能蒸炒机下方均配备高效油烟净化装置,烹饪时产生的油烟会被自动向下抽取并净化处理,最终排出符合环保标准的洁净空气。这不仅解决了后厨油烟难题,还能有效降低食堂环境温度,为工作人员和师生创造更加舒适的操作及就餐环境。此外,智能厨房系统不仅从源头上保障食材新鲜、油盐定量,有效避免人为操作对菜品口味与安全的影响,更为食堂的消防安全增添了一道“智能防线”。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减少了明火操作环节,降低了火灾风险,真正实现了“食品更安全、劳务更安全、消防更安全”的现代化食堂经营目标。
实力圈粉共享科技“甜头”
该校食堂一位后厨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笑着对镜头说:“现在炒菜轻松多了,出餐速度快,也不那么热,实实在在帮到了我们。”
“我感觉饭菜更好吃了,以前有些菜重油重盐,吃多了会腻。现在的菜油盐刚刚好,吃起来更清爽。味道对胃口,大家自然不会浪费,食堂剩饭剩菜都明显减少了”高一学生杨同学捧着餐盘说。记者在食堂取餐区随机采访了多位学生,从他们的反馈中,“更干净、更丰富、更好吃”是智能厨房带来的切实改变。
![]()
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书记田正富在采访中表示,引入智能厨房,是学校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现代化食堂建设的重要方向。“建设智慧食堂,一来能提升学校的整体品位,适应现代化、智慧化的管理趋势;二来能通过节省运营成本,将实惠直接给到学生。” 田书记介绍,学校并未缩减餐饮预算,而是将节约下来的成本投入到学生餐饮品质提升中。如今,该校学生餐单价已降至6元一份,在保证菜品品质与营养的前提下,让学生切实享受到了智能科技带来的红利。
据悉,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已有几所学校同样引进了智能厨房设备,从永顺县的率先尝试,到长沙市和宁乡市的积极跟进,湖南校园餐饮的智慧化升级正形成 “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随着智能科技与校园服务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师生将会享受到更健康、更实惠、更舒适的校园餐饮服务,让“舌尖上的智慧”成为校园生活的新常态。
(初审:田玲 复审:刘征 终审:彭艳萍 责任编辑:祝东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