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43-5222902

邮箱:zemz@163.com
当前位置: 主页 > 师生天地 > 长河文学社 > 正文

遗留的诗篇

时间:2012-05-16 15: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高35班 田金艳 点击:1774次

                 谁的梦向天厥,冷月边关。狼烟走牧笛来不见大漠荒原。
                 谁的爱让天下,万方奏乐。金银散人心聚还看绿水青山。
                 上下五千年,大梦无边,梦回大唐可看见遗留的诗篇。
                 纵横九万里,大爱无言,一曲长歌可听见拨动的和弦。
    这是一首赞美大唐繁荣时期的歌词,它写出了李世民气吞山河的气概,写出了李世民一代明君对祖国山河的惜,对大唐子民的爱。李世民高傲,他梦向天厥,他为了让长城内外的人民过上好的生活,为了大唐子民不再受战争之苦,他忍辱负重好几年,为了让草原上的牧民们结束颉利恶魔般的统治,终于,他北伐了,也随着他北伐的胜利,他赶走了狼烟带来了牧笛。
    大唐“贞观”年间之所以“万方奏乐”,是因为有李世民博大的爱,他爱他的子民就像爱着自己的儿女,并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北伐开始的时候,胡人绑架了安康公主,当时房玄龄拟了一份诏书,让北伐的军队西进,救驾公主。而他却断然烧毁诏书,说:“谁让她是我大唐的公主呢?”却分明看见他那眼角的泪,因为紧急的军情他放弃了救回心爱女儿的机会。恶羊岭战役的时候,公主被胡人绑在恶羊岭上,李靖不敢再攻击,只得上奏朝廷。李世民对天下说:“胡人绑架了大唐公主就是他们欠下大唐的一笔新债。”而且还说,谁第一个冲上恶羊岭会被加封为郡王。就是这样的爱,让大唐青山长在绿水长流。
    李世民胆识过人。当年颉利30万大军压过长城直插长安,李世民当时只不过几万人马,可他却勇敢地大布伪阵,在战场的方圆几十里插上八千多面旗,他知道颉利生性多疑,利用他那过人的智慧,率领自己仅有的几十万人,与敌人对持仅隔五十里,而颉利迟迟不敢前进。房玄龄怕皇帝有什么闪失,一次次劝说让他回去。“如果有一天,你在路上遇见了一只老虎,你是与它对峙呢,还是逃走?”他望着房玄龄说:“如果你与它对峙着,它也许不敢妄动,但如果你逃走的话,老虎就一定会扑过来。”
    领导大唐进入“贞观”的高峰,当然少不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和智慧的头脑,少不了他勇猛的胆识,更少不了他那颗宽容的心。
    北伐胜利之后颉利被俘,草原上的将军都已归顺大唐,只有阿史那思摩坚持抗战。当时草原上的旱灾让牧民们无法生活,李世民发诏让饥民们内迁,阿史那思摩率领他的余部乔装成饥民进入长安城,偷袭皇宫,刺杀李世民,未成被捕,李世民因此身受重伤,可他不但没有杀死阿史那思摩,而且还愿封他为将军。他愿意让阿史那思摩去见他的“大汗”,可是颉利那狭义的胸襟让阿史那思摩看出了北伐中李世民胜利的原因,便拜于李世民之下,愿为其效力。
    就是这样一个皇帝,在纵横九万里的地域里给予无言的爱,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遗留了不朽的诗篇。
                           

 

 

(责任编辑:祝东顺)
顶一下
(3)
100.00%
踩一下
(0)
0.0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