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43-5222902

邮箱:zemz@163.com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科教研 > 教研论文 > 正文

《石钟山记》指瑕

时间:2011-11-09 09:4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彭英姿 点击:

   《石钟山记》是苏轼散文中的名篇。笔者觉得该文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提出来加以讨论。
  一、选择的考察时间不妥
  《石钟山记》开篇写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观点,并提出疑问和反驳。接下来文章第二段就记叙作者自己的一次有惊无险的考察。作者考察石钟山选择的具体时间是“至暮夜月明”,笔者认为,选择“暮夜”这一时间考察石钟山是不恰当的。因为夜晚能见度不高,于考察不利。考察虽然是在有月光的晚上进行的,但“绝壁下”“侧立千尺”的“大石”投下的硕大暗影,也会给作者的考察造成障碍和不便。而考察石钟山的最佳时间应该在白昼。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为什么选择在“暮夜”而不是白天呢?联系文章前后内容不难看出,他是为了给最后一段分析石钟山得名由来不传的原因之一“士大夫(唐人李渤,笔者注)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设下伏笔。从考察的科学性来看,选择“暮夜”时间考察石钟山是不明智的举动。在此种不明智举动下所得出的考察结果本身就值得怀疑,而作者却借此嘲讽“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样的指责显然有失公允。
  二、得出的结论偏颇
  作者通过月夜对石钟山的考察,探求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并据此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笔者认为这一结论不足为训。照作者看来,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岂不是要取消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人们认识事物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生命是非常有限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很多情况下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特别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知识越来越迅速膨胀的今天,人们对间接经验的依赖显得尤为突出。如果凡事都得经过自己的直接经验的验证后方可形成自己的认识成果,人类的文明历史岂不是要因此而倒退?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得出的结论有悖人们的认识规律,不值得称道。当然,作者敢于大胆怀疑,不囿于前人的观点,并能躬身考察,重视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自然有其积极因素的一面,这又另当别论。
    三、事例与结论不相吻合
  《石钟山记》写到了唐人李渤以“桴”(鼓槌)扣石和“寺僧小童持斧”击石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李渤、寺僧童子等人都是石钟山的实地考察者,他们为什么没有找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在作者看来,是因为他们运用的方法简单近乎幼稚。而石钟山一带的“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即渔夫船工这些人因其学识浅陋,他们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由上述石钟山得名原因不传的事例中推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注重调查研究,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不可简单化;再次,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据此分析,作者推导出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结论显然与事例是不相吻合的。
    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作家,《石钟山记》历来被视为苏轼散文中的名篇。从实事求是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出发,并非名家的每篇作品都堪称上乘之作。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石钟山记》与苏轼其他散文精品相比,委实还存在一定距离。(此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之友》)

(责任编辑:祝东顺)
顶一下
(7)
87.5%
踩一下
(1)
12.5%
------分隔线----------------------------